细说如何完美实现macOS中的神奇效果

细说如何完美实现macOS中的神奇效果

前言

神奇效果运行时,窗口的底部先逐渐收窄,收窄到一定程度后,窗口开始向下吸收。

底部收窄

16381910486690.jpg

在这个过程中,左右两侧会出现曲线,随着时间的推移,曲线的形变程度越来越大,直到最终停止形变。窗口始终被限制在两侧曲线之间。

向下吸收

16381911701492.jpg

在这个过程中,窗口向下进行运动,逐渐消失。和底部收窄一样,窗口也是始终被限制在两侧曲线之间。

剖析

底部收窄的过程,是两侧曲线的演变过程。两侧的曲线可以用正弦曲线或余弦曲线表示。这里只拿正弦曲线进行说明。

周期函数回顾

先回顾一下在中学时期所学的周期函数,对于A * sin(B * (x + C)) + D来说,可以得出以下信息:

  • 振幅为A
  • 周期为2π / B
  • 相移为−C
  • 垂直移位为D
  • 值域为[D - A, D + A]

根据上面的内容,对于值域为[MIN, MAX]的周期函数,我们很容易得到以下公式:

  • D - A = MIN
  • D + A = MAX

sin(x)的曲线:

推导所需周期函数

为了方便理解,先把神奇效果放到坐标系中,这里使用纹理坐标。

很明显,p1p2这两个点的x坐标值就是曲线在x轴上的最小值与最大值。为了让曲线不断演变,就需要将p1点的位置固定在(0, 1),而让p2点的x坐标一直向右移动,其y坐标保持为0,也就是说,我们需要通过这两个点的x坐标值(对应周期函数值域的最小值与最大值),得到对应的曲线。

可以看出:

  1. x从最小值变成最大值的过程中,y只改变了1
  2. y0时,曲线的x值最大
  3. y1时,曲线的x值最小

因此,我们所需要的是一个周期为2(最小值变成最大值,需要半个周期)、相移为-0.5(周期除以4,然后减去对称轴的x,最后取负)、值域最小值为0的周期函数(此时的AD相同):

A * sin(π * x + π * 0.5) + AD * sin(π * x + π * 0.5) + D

比如:

当然,上面得到的函数,其y值是根据x值的变化而变化的,而神奇效果中使用的函数,其x值是根据y值的变化而变化的(当然,也可以将程序坞放置到左侧或右侧,这样就是y值根据x值的变化而变化)。

修改一下周期函数,将x修改为y

A * sin(π * y + π * 0.5) + AD * sin(π * y + π * 0.5) + D

然后,可以得到类似这样的曲线:

当使用不同的值域最大值(也就是D + A,因为此时的AD相同,最大值也是2 * D2 * A)时,可以得到不同的曲线:

同理,我们可以得到右侧曲线所对应的周期函数:

A * sin(π * y - π * 0.5) + D

此时,D + A = 1。当使用不同的值域最小值(也就是D - A)时,也可以得到不同的曲线:

得到左右两侧曲线对应的函数后,就能很方便地实现神奇效果中的底部收缩了。

底部收缩

假如底部收缩的持续时间为curve_animation_duration,左侧曲线最终的值域最大值为left_max_end,右侧曲线最终的值域最小值为right_min_end,那么,根据时间(u_time)的不断增加,可以得到曲线演变的进度:

1
float curve_animation_progress = clamp(u_time / curve_animation_duration, 0.0, 1.0);

根据曲线演变进度,可以得到当前左侧曲线的值域最大值和当前右侧曲线的值域最小值:

1
2
float left_max = curve_animation_progress * left_max_end;
float right_min = 1.0 - curve_animation_progress * (1.0 - right_min_end);

进而计算出左右曲线各自的AD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// 左侧曲线:A * sin(π * y + π * 0.5) + D
// D - A = 0
// D + A = max
float leftD = left_max / 2.0;
float leftA = leftD;
float left = leftA * sin(pi * v_texcoord.y + pi * 0.5) + leftD;

// 右侧曲线:A * sin(π * y + π * 0.5) + D
// D - A = min
// D + A = 1
float rightD = (right_min + 1.0) / 2.0;
float rightA = 1.0 - rightD;
float right = rightA * sin(pi * v_texcoord.y - pi * 0.5) + rightD;

使用这样的纹理图片:

对其进行采样:

1
2
3
4
5
gl_FragColor = texture2D(u_texture_0, vec2((v_texcoord.x - left) / (right - left), v_texcoord.y));
// 左右透明
if (v_texcoord.x < left || v_texcoord.x > right) {
gl_FragColor = vec4(0.0);
}

就可以得到这样的效果:

向下吸收

假如向下吸收的持续时间为translation_animation_duration,那么向下吸收的进度就是:

1
float translation_animation_progress = clamp((u_time - curve_animation_duration) / translation_animation_duration, 0.0, 1.0);

向下移动:

1
2
3
4
5
6
7
8
9
gl_FragColor = texture2D(u_texture_0, vec2((v_texcoord.x - left) / (right - left), v_texcoord.y + translation_animation_progress));
// 左右透明
if (v_texcoord.x < left || v_texcoord.x > right) {
gl_FragColor = vec4(0.0);
}
// 顶部透明
if (v_texcoord.y + translation_animation_progress > 1.0) {
gl_FragColor = vec4(0.0);
}

最终效果:

结束语

神奇效果还可以通过修改顶点来实现,不过,这种方式需要较多的顶点,才能让曲线足够光滑。

而通过修改采样时所使用的纹理坐标实现的神奇效果,并不需要那么多顶点。


细说如何完美实现macOS中的神奇效果
https://daniate.github.io/2021/07/27/细说如何完美实现macOS中的神奇效果/
作者
Daniate
发布于
2021年7月27日
许可协议